489. 撒漏的液体毒性物质,应用砂土、锯末等松软物浸润、吸附收集后,盛入容器中,可将其交付运输管理部门处理。 ( )
第 489 题 / 共 495 题
答案:错误
解释:《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从业人员从业资格培训教材》第四篇单元三模块一各类危险货物装卸安全及事故应急处置中指出:液体货物应以砂土、锯末等松软材料浸润、吸附后扫集,盛入其他空容器中。对毒性物质的撒漏物不能任意丢弃或排放,以免扩大污染,甚至造成不可估量的危害,可将收集撒漏物交货主单位处理或交由环保处置单位处理。
撒漏的液体毒性物质,应用砂土、锯末等松软物浸润、吸附收集后,盛入容器中,可将其交付运输管理部门处理。 ( ) 相关试题
- 从事危险化学品公路运输的驾驶人员、押运人员、装卸管理人员未经考核合格,取得( )的,由交通部门处2 万元以上10 万元以下的罚款。
- 酸与碱不可以混装,氧化剂与还原剂( )进行配载。
- 《危险货物品名表》(GB12268-2005 适用于危险货物( )、生产、储存、经营、使用和处置。
- 道路运输大型气瓶行车途中,应尽量避免紧急制动,防止气瓶因惯性作用而造成事故。 ( )
- 道路运输放射性物品的车辆,应符合《放射性物质安全运输规程》(GB11806) 。 ( )
- 杂项危险物质和物品是指具有其他类别未包括的危险物质和物品,如高温物质。 ( )
- 国家对危险化学品的运输实行 ( )制度。
- 压力专用罐车的罐体必须每年定期进行( )次检验。
- 道路危险货物运输过程中,不配备押运人员,由( )处2 万元以上10 万元以下的罚款。
- 危险货物精萘着火时,宜用( )灭火。
- 装卸氧化剂过程中,若发生撒漏,应轻轻扫起撒漏物,重新包装,可以同车发运。 ( )
- 驾驶人员、押运人员、装卸管理人员必须掌握危险化学品运输的安全知识,并经所在地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 )考核合格,取得从业资格证,方可上岗作业。
- 在物质变化过程中,仅是物质的外形或状态发生了变化,称作化学变化。 ( )
- 道路运输剧毒危险货物时,驾驶人员中途不得( )。
- 烟花爆竹的生产、经营、运输和燃放,适用国务院第455号令《 烟花爆竹安全管理条例》 。 ( )
- 装运( )时,应先了解包装桶内有无充填保护气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