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5. 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从业人员的头部受到毒性物质污染时,首先应注意( )。
第 435 题 / 共 495 题
A、打电话求援
B、用大量清水冲洗
C、用毛巾擦抹干净
答案:B
解释:《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从业人员从业资格培训教材》第一篇单元六模块三医疗急救常识中指出:化学毒物沾染皮肤时,应迅速脱去污染的衣服、鞋袜等,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15~30min;头面部受污染时,首先注意用水冲洗眼睛。
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从业人员的头部受到毒性物质污染时,首先应注意( )。 相关试题
- 感染性物质的运输过程( ) ,应注意安全防护。
- 装卸人员在装卸危险货物时,发现有包装破损的危,险货物,应( )。
- 毒性物质沸点( ) ,越易引起中毒。
- 装运高出栏板的货物,装车后,必须用绳索捆扎牢固,易滑动的包装件,需用两块苫布覆盖货物时,中间接缝处须有大于( )的重叠覆盖。
- 使用封闭式货车运输易燃液体时,应将货箱的门和天窗关紧、封闭、并锁好,以防货物丢失。 ( )
- 黄磷(又称白磷)性质极活泼,暴露在空气中即被氧化,自燃点低,只需一、二分钟即自燃。所以,黄磷必须( ) ,若包装破损出现渗漏,导致黄磷露出液面,就会自燃。
- 铁皮箱一般用于盛装( )。
- 堆码货物时,桶口、箱盖一般应朝上。允许横倒的桶口及袋装货物的袋口应( )。
- 当( )着火时,禁止使用砂土覆盖。
- 《危险货物分类和品名编号》(GB6944-2005) 中,第7类放射性物质不分项。 ( )
- 在“道路运输危险货物安全卡”上,应包括危险货物的( )。
- 道路危险货物运输车辆,根据所装危险货物的性质,应配备相应的消防器材。 ( )
- 道路运输遇水或酸产生剧毒气体的易燃固体时,必须为驾驶人员和押运人员配备防毒面具。 ( )
- 遇热、遇潮容易引起燃烧、爆炸或产生有毒气体的危险货物,在装运时应采用( )措施。
- 《危险货物品名表》( GB12268-2005) 规定,危险货物品名的“编号”采用联合国编号,即4位数编号。 ( )
- 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从业人员无权拒绝运输、装卸不符合国家有关危险货物运输规定的危险货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