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 同属氧化性物质的物品,由于氧化性的强弱不同,相互混合后( )引起燃烧。
第 170 题 / 共 495 题
A、不能
B、不一定
C、能
答案:C
解释:《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从业人员从业资格培训教材》第一篇单元二模块七中得出:同属氧化性物质的物品,由于氧化性的强弱不同,相互混合后能引起燃烧。
同属氧化性物质的物品,由于氧化性的强弱不同,相互混合后( )引起燃烧。 相关试题
- 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企业或者单位应当对从业人员进行经常性的安全、职业道德教育和业务知识、操作规程培训。 ( )
- 大部分易燃易爆液体货物运输时会在罐内晃动、与罐体内壁接触面积增大,极易产生静电,应及时排除。因此,其运输车辆必须安装导除静电的橡胶拖地带。 ( )
- 正确处理易燃液体泄漏的方式是( )。
- 道路运输爆炸、强腐蚀性危险货物罐式专用车辆的罐体容积不得超过30立方米。 ( )
- 《危险货物品名表》( GB12268-2005) 中所列的货物,均必须按危险货物进行运输。 ( )
- 爆炸品通常采用( )灭火。
-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GB191) 中,图示标志名称为“此处不能卡夹”,表明装卸货物时此处不能用夹钳夹持。( )
- 大部分固态或液体氧化物遇水会发生化学反应并释放出氧气,故在装运过程中要特别注意防水。 ( )
- 《道路危险货物运输管理规定》 要求道路运输剧毒、爆炸、强腐蚀性危险货物的非罐式专用车辆,核定载质量不得超过( )吨。
- 道路危险货物运输的车辆应按( )驶入装卸作业区。
- 驾驶人员在出车前若发现制动或转向不灵、喇叭不响或灯光不全、证件不全等现象,应拒绝出车。 ( )
- 危险化学品标志的使用原则是,当一种危险化学品具有一种以上的危险性时,应用主标志表示主要危险性类别,并用副标志来表示 ( )危险性类别。
- 遇水放出易燃气体的物质在常温或高温下受潮或与水剧烈反应,且反应速度快;遇酸和氧化剂也能发生反应,而且比与水的反应更为剧烈,因此危险性也( )。
- 道路危险货物运输车辆的轮胎爆破后,应( )。
- 感染性物质的运输过程( ) ,应注意安全防护。
- 危险货物安全技术说明书和安全标签,是承运人制作( )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