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 机动车在冰雪、泥泞的道路上行驶时,最高行驶速度不得超过40 km/h。
第 66 题 / 共 1478 题
答案:错误
解释:《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四十六条规定:机动车行驶中遇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最高行驶速度不得超过每小时30公里,其中拖拉机、电瓶车、轮式专用机械车不得超过每小时15公里:(一)进出非机动车道,通过铁路道口、急弯路、窄路、窄桥时;(二)掉头、转弯、下陡坡时;(三)遇雾、雨、雪、沙尘、冰雹,能见度在50米以内时;(四)在冰雪、泥泞的道路上行驶时;(五)牵引发生故障的机动车时。
机动车在冰雪、泥泞的道路上行驶时,最高行驶速度不得超过40 km/h。 相关试题
- 在山区道路连续下坡路段,教练员应提示学员充分利用( ),控制车速。
- 操作动作规范化包括( )。
- 长时间高速行驶对驾驶员产生的影响有 。
- 教练员要重视驾驶员的( ),为社会培养合格的驾驶员。
- 机动车在高速公路上行驶,车速超过100 km/h时,至少应与同车道前车保持( )以上的距离。
- 教练员对学员驾驶技能的教学需要通过讲解示范指导和讲评等环节来完成。
- 以欺骗、贿赂等不正当手段取得机动车驾驶许可的,会受到( ) 处罚。
- 大型客车.城市公交车教练车车长不小于___。( )
- 发动机发出的动力是通过(( ))驱动汽车行驶。
- 载货汽车和大型、中型非营运载客汽车从注册登记之日起,超过10年以内的,应当每( )进行1次安全技术检验。
- 行车中发现其他机动车陷入损坏路段而不能行驶时怎么办?( )
- 每次上车训练前,教练员应让学员检查车辆有无___等现象。( )
- 汽车行驶过程中,发动机冷却液沸腾,油耗将( )。
- 学员第一次实车驾驶操作时,教练员首先组织学员进行( )。
- 教案中的教学过程设计是整个教案的主体,它把教学活动划分为若干环节或步骤,用以明确教学活动的逻辑程序
- 发现前方机动车停车排队缓慢行驶时,属于交通陋习的是什么行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