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1. 依据《机动车驾驶员培训教学大纲》进行机动车驾驶培训,可以规范机动车驾驶培训教学行为,提高教学质量。
第 391 题 / 共 1478 题
答案:正确
解释:严格执行《机动车驾驶员培训教学大纲》进行机动车驾驶培训,是推进驾驶员素质教育,提高道路交通安全的基础。依据《机动车驾驶员培训教学大纲》进行机动车驾驶培训,可以规范机动车驾驶培训教学行为,提高教学质量。
依据《机动车驾驶员培训教学大纲》进行机动车驾驶培训,可以规范机动车驾驶培训教学行为,提高教学质量。 相关试题
- 教学内容是教练员通过对教学大纲、教材等资料的研究分析所确定的课堂教学知识、信息的总和,是教案编写的要素之一。
- 学员在面临较为复杂的道路交通情况或较难的动作练习时也会紧张,一旦熟悉后,紧张状态较易消除。
- 《机动车驾驶员培训教学大纲》规定,A1、B1车型驾驶员培训的总学时为90个。
- 教练员编写“曲线行驶”教案时,教学目标是培养学员( )的能力。
- 训练初期可以把复杂的动作系统分解为一些比较简单的单个、( )动作一一进行练习,学员容易掌握,进步较快。
- 教练员的职业行为规范主要包括( )。
- 发动机由曲轴连杆机构、配气机构、燃料供给系、点火系、传动系、润滑系、冷却系和起动装置等组成。
- 教练员应对学员进行安全知识教育和安全意识的培养,要让学员从一开始就树立( )的理念。
- 机动车驾驶员培训机构质量信誉考评包括( )。
- 汽车高速行驶出现爆胎时,驾驶员可以立即拉紧驻车制动来降低车速。
- 驾驶装备安全气囊的汽车,驾驶员可不系安全带。
- 依据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的严重程度,一次记分的分值为:12分、6分、3分、2分、1分五种。
- 在教学过程中,保证学员培训质量的措施包括( )。
- 在事故现场对伤员实施胸外心脏按压抢救时,正确的手法是( )。
- 在驾驶操作训练中,教练员应随车指导,及时纠正学员的错误并进行安全提示。
- 起动机在起动发动机时每次不能超过5秒钟,再次使用时须间隔15秒钟。( )